(资料图)
很多人把招聘工作比作“媒婆”,是为用人部门和应聘者“牵桥搭线”,其实不然,“媒婆”的比喻更像是在说猎头,为了使双方的匹配度更高,向双方传达的都是优点。双方在面对彼此优点的时候当然都是满意的,不会为以后的工作所负责,当然那些简历信息造假的除外。而公司内的招聘往往是单向诱导,他们缺乏听两边的好话和坏话的精神。
小编认为将招聘比作“饭馆点餐”,更为贴切。现在做招聘工作就厨房做菜,面对公司内部情况,不仅众口难调,而且对上菜的速度、态度、口味的要求也越来越刁钻。在老板们而言,他们是来享受美味的,可不管你是用什么方法把这道菜给端上桌的,也不管你是煎炒烹炸。我点这个菜,就一定要有,而且点了就要尽快上。各HR面对鱼龙混杂的市场环境,除了要有火眼金睛,可能千里眼、顺风耳、筋头云这些技能可能都要用上。
事实上,现在大家对招聘要求越来越严苛是有客观原因的。一是目前信息化的市场环境加速了市场环境竞争,人才的及时到位对生产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二是企业负责人已经开始意识到招聘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人才招聘是把双刃剑,人才如果没选好,他产生的反作用也极具杀伤力。
如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作为HR最基本的技能:如何识别简历、如何判断手势、如何提问题等工具和细节。这些技能当然很重要,但这些细节和工具就好比厨师的基本功,把刀磨好,菜切好。但是具备这些还不足以炒出一盘色香味俱全的鱼香肉丝来。
炒菜中的酸甜苦辣咸,在品味儿的那一刻即可感觉出来,其实找人就如同挑选食材一样。看到最优秀的人才就好像品尝到了美味一般。心里不禁感叹,“哎,就是这个味”的感觉!可能会有人问,为什么当时感觉味道挺好的?后来怎么就变了味儿了呢?这就可以回到媒婆的比喻上,恋爱的味道与结婚后的味道多少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其实不是人不对了。而是对人的要求变了。管理者及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这群点菜的人,就好像口味极其刁钻的一类人,尽管我们有鲁、豫、川、粤、闽、苏、浙、湘味八大菜系。但是面对着一群人,要想让他们满意。可能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找准他们的喜好,再去选择烹饪的菜,才能满足其要求。
现在很多企业的招聘工作都是模仿西方招聘形式,就好像肯德基、麦当劳一样,有标准的流程手册,哪怕是你是一个新手,看着标准的流程和手册,只要按照要求去烹饪去操作也能烹饪出美味来,这就是所谓的标准化的好处。招聘人员将招聘政策招聘流程提出去,这就是,好像菜单和排队的方式。当然和部门需要用人的时候,招聘人员逐一询问部门负责人还有什么要求,并提醒部门负责人可能不需要什么,然后经过用人部门负责人和招聘方面的确认后,用人部门人就可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等了。如果等急了或者菜品不满意的话,可能还会去人力资源经理投诉。
这种标准化的流程和西方的生活习惯可谓是有很大的关系。而反观我们的很多民企,就好像在中餐馆点面一样,客人一般都是自己点好餐后确认是不是加葱,面是要宽的要细的。少了很多标准和行为的约束,在操作的时候也更灵活一些,当然,这存在很多的弊端,现在很多国内企业也慢慢向西方企业靠拢,但我们也必须承认,通过这样的方式,也涌现出了很多能够攻城略地的将才。
到底选择什么样的招聘方式更好呢?不管你的烹饪技巧是什么?把菜端上来,顾客品尝后说“就是这个味儿”,这才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