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 先要脚踏实地生活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3-08-08 10:21:11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闻回放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深入报道多名追星年轻人的故事。他们中有的因偷偷拿走家中上千元准备给偶像打榜而与父亲发生争执推搡,导致双方均有不同程度的受伤;有的为了挣钱,不但在学校“代做作业”,甚至将自己的贴身衣物挂在网上售卖;有的为参加偶像的签售会而逃课,为偶像的“声誉”与同学吵架。

主持人语

一些未成年人在畸形的“饭圈文化”裹挟下盲目追星,甚至为了维护偶像形象与其他明星的粉丝互撕等行为频频出现,值得警惕。守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家庭、学校、社会与明星、平台等都要为此尽力尽责。遏制“打榜式”追星,需要“无死角”监管。本期“青年说”专栏将聚焦如何理智追星,看看青年学子们怎么说。

在今天的粉丝文化、粉丝经济中,偶像与个体成长的社交属性更加明显,通过与粉丝偶像的高频互动所形成的参与感与伴生感体现出的,其实是一种以移动互联网为表征的新型青少年社交关系。近年来,在流量至上的错误导向与一些资本和平台的利益裹挟下,许多经纪公司利用青少年的情感需求,将偶像和粉丝结成一荣俱荣的利益、情感共同体。一些未成年人粉丝把大量金钱用于打榜和投票,有的甚至为了维护偶像形象与其他明星的粉丝互撕。

事实上,这种虚拟世界中的社交关系并不能真正满足人的情感需求,回归现实生活才是正道。社交媒体使人的孤独感得到暂时缓解,但无法进行真正的沟通,眼神交流、肢体互动这种专注的沟通方式在网络社交中很难实现。在网络中,人们无法通过语气、面部符号判断他人情绪,这无形中削弱了人的同理心,让人难以理解他人的想法。因此,越是多元化的时代,越是需要脚踏实地的生活,在人与人的现实交流中共处、共情、共生。

对此,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发力,帮助青少年多以现实生活中的情感交流为主,以线上社交带动线下社交,提高社交媒体使用效率。亲情、友情、爱情才是陪伴人一生的,只有拉近与亲人朋友间的距离,才能切实弥补因线上社交而带来的孤独感。追星应该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冲锋陷阵”。

《中国教育报》2023年08月08日第2版

作者:谢思阳(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2022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