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入川”的教训,与川西无关
有句老话是“少不入川,老不出川”,讲的是年轻时候不要去 四川 ,那里生活太安逸,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而到了暮年,在川内的就尽量别出来了,因为那里生活太安逸,盖碗茶、麻将机、钵钵鸡、 龙门 阵,人这一辈子还图点啥?
但是这一切,说的都只是 成都 平原这个天府之国,仅仅两百公里离开这个盆地之后,连绵的大山,高耸入云,却是真切的苦寒之地,与安逸毫无关系,道路艰险, 千山 鸟飞绝,即使是腿脚灵活的少年,一旦进去了,还真不一定能出得来。
(相关资料图)
到了如今,感谢政府修好了公路, 川西 的天堑变坦途,原本只有神仙才能看到的绝美风景,现在我们这些凡人花点汽油钱也能一饱眼福。 在进入 川西 之前,少不了还要在 成都 盘桓两日,在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补充一下能量,调剂一下心情,把心里这个档位从每日的蝇营狗苟,拨到天高云淡。 对于我这个上过高原近二十次的人来说, 川西 普遍三四千米的海拔应该不算什么,但是永远对高原心存敬畏,把苍穹之下的雪山当作宗教来敬仰,已是一种深入心底的仪式感。 每次 上高 原,心中都有莫名的悸动,这次也一样。回忆一下,除了冬天飞过一次 拉萨 之外,这是第一次在冬天自驾 上高 原。
牛背山,你是少数的禁脔,还是大众的新宠
对牛背山的第一印象,来自于数年前从一位圈内好友那里看到的几张照片,连绵云海之上,几近辉煌的旭日,更难得的是,云海之上,还分布着数十座仪态各异的雪峰,有名号的不下十座,其中不变的主角,当然就是蜀山之王-- 贡嘎 山。
那个时候,牛背山还是少数人的禁脔,各种自驾大神、摄影发烧友、野外生存专家都在晒他们如何不畏路途艰险,只为得到一张牛背山巅的云海或是星河照片,然后发到朋友圈里,引发各方的羡慕嫉妒恨。
我本来也一直计划着去牛背山走一走,毕竟十几年驾龄和三十万公里的驾驶经验,挑战一下前辈们口中的顶级拦路,也不是一桩完全没有把握的挑战,可是由于各种各样的理由,行程一拖再拖,结果就拖成了牛背山封山改造,拖来了全国人民家里蹲着的疫情。 去年年底,国家终于放松了管控,历经一个月的疫情海啸后, 中国 老百姓终于可以过一个安静祥和健康的新年了,而我也在这个冬天,再次踏上了 川西 雪山之旅。 当终于决定开始动笔写这篇游记时,时间正好是农历正月十五,我正身处内地一座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窗外的鞭炮声彻夜不断,时不时还伴着烟花升空后巨大的爆破声,分贝直达120,震耳欲聋的巨响令我一夜无眠,但是我真的很高兴,真的,想要的生活又回来了。
成都 的行程可以飞快地掠过,毕竟来了这座城市无数次,爱是爱的,却已没有了为他动笔的冲动,谁的游记会天天写自家小区呢?
如果白天想早点离开拥堵的市区,尽快踏上去 川西 高原的征程,那么选择住在 成都 的西边是比较合理的,毕竟走两步就 上高 速了。
第一站当然就是牛背山,也是此次行程的绝对核心,如果能够顺利看到震撼人心的日出、云海和雪山,那么即使立刻结束行程打道回府,也是没有任何遗憾的。
截止这篇游记创作的时间,牛背山封山数年也仅仅只是完成了第一轮建设,上山的路算是修好了,全城柏油加护栏盘山路面,不再是考验车况、技术和胆量的原生态拦路,山顶也有各种档次的酒店开始运营,只是缆车还在架设,据说2024年可以完成,到时候索道上下,一天之内就可以来回,牛背山才算真正成为一个为大众服务的景区,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在3800米海拔的山顶住上一宿的。
在网上也看到很多吐槽牛背山商业化的帖子,那些原来把牛背山当作小众禁脔的人们纷纷在说,牛背山完蛋了,其实完蛋的不是牛背山,风景还在那里,云海、 朝阳 、雪山都还在,完蛋的只是他们无法安放的虚荣心而已,阿猫阿狗都能上去的地方,怎么能继续放在朋友圈里唬人呢?
而且,如果牛背山不进行景区化改造的话,在寒冷的冬天,封山是必然,我们是没有机会登上山顶一睹尊容的。看过此次旅行的照片后,家中很多长辈都表示要来牛背山看看,如果还是以前的烂路,他们此生都不会有机会登上这座山。
这么多年行走下来,谁也不敢否认我是一个真正的旅行发烧友,我也徒步过高山峡谷,驾车走过最艰险的烂路,但我仍然支持景区能够向更广泛的大众开放,他们也有权利来看看这壮阔美好的风景。当然,如果景区收钱时候能够温柔一点,那就更好了。
上个月据说自驾车还可以走到半山的 长海 子,我们过来的时候,却早早被拦停在距离山脚还很远的潘沟,需要转乘景区的景区车,每人70块,到了 长海 子后,再转景区小巴,最后才能抵达山顶的游客中心。全部费用大概是两趟往返景区车,70元+80元,门票160元,再就是山顶的住宿,区间大概在500元-2000元不等,住山顶别墅另算,据说住别墅的话,自驾是可以一直上到山顶,不需要坐景区车,也不知这个信息到底准不准,土豪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刚上山顶的时候,看着满山遍野的大雾,我的内心是拒绝的,充满了呼唤阳光“你快回来”的呐喊,在游客中心统一安排住宿后,一台右边保险杠已经完全被撞毁的 皮卡 把我们送到了酒店门口,路途不过几百米,轮胎却打滑了三四次,这让我顿时明白了保险杠毁容的原因,同时对这冬日的山顶充满了敬畏。 在这个十年不遇的暖冬里,我仍然在海拔3666米的牛背山顶,感受到了凛冬的寒意,当然还有茫茫的雪原。 最近疯狂迷恋范宽的作品,不管看哪儿,都觉得像雪景寒林图。
进屋以后才接到酒店通知,说是前一天太冷,把水管冻住了,所以房间是停水的,而且没有恢复供水的可能。我听完酒店的抱歉后,很想听听他们后面是不是会说,因为提供的房间服务打了折扣,所以房价也打个折,然后是我想多了,连这种可能的幻听都没有出现过。 就像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人,我这种常年在外面溜达的老麻雀,居然会一点吃的都没有准备就牛哄哄的上山了。到了肚子开始咕咕叫,身体各处组织都在嗷嗷叫要求补充热量的时候,我才感到拔剑四顾心茫然,晚饭在哪里?
最后只能选择人家山顶按照人头结算价格的自助火锅,至于口味什么的,只能说不要有任何期待,就不会有失望情绪,在这个酷寒孤寂如外星球的地方,能吃上一口热乎的,已经是超乎寻常的幸福了。
到了晚上十一点多,房间居然又停电了,在海拔3800米的山顶,远离人间,屋外伸手不见五指,寒风咆哮,气温低至零下20多度,没有供暖,我开始感受到大自然里人类的渺小,甚至开始考虑会不会交代在山上。
还好停电两个多小时后,就在我们冻僵前一刻,电力终于恢复了。第二天听说是电网师傅们在严寒里连夜跋涉了数公里抢修电力,仅有一点冻出来的愤怒,顿时烟消云散,向所有 中国 电力人致敬! 由于记挂着传说里极其震撼的牛背山日出云海,再加上确实冷得睡不踏实,明明还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沉夜,天边也没有一丝一毫的鱼肚白,我就已经裹着厚厚的冲锋衣,一步一个坑地走在通往顶峰观景台的雪路上。本来就厚实的冲锋衣外面还套了随行大哥的另一件冲锋衣,造型十分别致。 在高海拔地方登山原本就是一件痛苦且考验耐力的事情,再加上山顶风大,植被稀疏,氧气更加稀薄,走上几步就已经气喘如牛,心脏跳动如擂鼓,恨不得把肺拿出来透透气。
我就像一台随时可以拉去报废的手扶拖拉机,好不容易登上一个观景台,回头看看空无一人,刚才在路上遇到的几个同行之人也不知去向,估计去了别的观景台。苍茫天地间,竟然只有我一个渺小的自己。 看着云海之上已经有霞光浮现,我也就打消了再去寻找另一个观景台的念头,专心守好我这个VIP的包场平台。即使已有朝霞从云海里溢出,但观景平台四周仍然昏暗异常,此处山巅之上仅有我一人而已,空旷森森,寞寥无痕,风声不止,耳边似乎传来神明的呢喃,而我一丁点害怕的情绪都没有,心中只是充溢着不知何来的孤独。
如果不是手伸出衣兜感到的极寒,我宁愿这昼夜交替的时间再长一点,霞光撑破云海的时刻再晚一点,让我能细细品味这份悠远的宁静,还有寂美的孤寂。
但是当 朝阳 真正冒头的那一瞬间,光明几时在瞬间就笼罩了整个世间,远处的远山仿佛巨大的背景,从黑暗中显出了骄傲的身形。我突然又觉得,似乎这样才是最好的安排。
收起手机,把手揣进口袋里,默默注视着旭日东升,即使看久了会使眼睛不适,也无所畏惧。三年了,真的恍若隔世,好久没有这么肆意的旅行,没有这么一个人静静看着绚烂的日出,还有翻滚的云海。我突然很想呐喊,但我却喊不出来。 当牛背山的 朝阳 完全升起后,我又去了观景台的另一侧,去朝拜横断山脉连绵的雪峰。虽然在这个观景台看不到 贡嘎 神山,但其他雪山壮阔的身姿却也不遑多让,尤其在清晨无敌的光影里,眼前的一切仿佛都打上了最美的天然滤镜,令人流连忘返,令人心生赞叹。
又在雪山美景前逗留许久,至少消耗了几个G 的手机内存,才想着要不换个地方,去另一个山头的观景台上,看看能不能看到 贡嘎 山。 自从上次在冷嘎措见过迎面扑来的 日照贡嘎 后,心中就一直念念不忘那座巍峨的神山,这次正巧在牛背山顶碰着一个晴朗的早晨,必须再去给神山磕一个,上次许的愿没灵,这次在山上冻了一宿,应该算是诚心了吧,显不显灵,您看着合适打赏就行。 结果不用去到另一个观景台,再走了几步,视野越过一个山头, 贡嘎 山就突然出现在眼前,巍峨挺拔,颜值满分,似乎在对我说,不是要磕一个吗,不用走那么远,直接这里跪下就可以了。 我是那么随便的人吗,男儿膝下有黄金,我一定要走到最好的角度,才会奉上我的膝盖。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天亮之后似乎心肺功能对于高海拔都更加适应了,再没有天亮之前那种可怕的濒死体验了。当我终于走到山的那一边,眼望着正对 贡嘎 山的星空营地,我突然觉得自己订错了酒店,这才是不出门就可以给神山磕一个的最佳选择啊,携程误我!
即使一步三喘登上这个海拔3666米的观景台,可以确定牛背山360°观景平台,确实不是浪得虚名,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牛背山顶这种三维立体环绕视角,绝对属于世界级景观。 我一直都在说, 中国 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从寒带一直延伸到热带,从世界屋脊逐级跌落到海平面,这种气候和地理环境,必然造就大量宝藏级的风景。我不反对去外国旅行,我今年就打算去 欧洲 和 非洲 ,但有些人把只去外国旅行当作高人一等的理由,就显得无知又可笑了,要知道论其风景类型的完整性和稀缺性, 中国 才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观景平台之上,还有两座类似卢浮宫前广场的玻璃金字塔,而恰巧太阳正升到两座金字塔之间的天穹上,意外形成一种迷离的美感。 这个大平台确实不错,大部分游客的长枪短炮也基本集中在这个平台上,唯一不足的是距离 贡嘎 山还是太远,角度也不太正,把原本横断山脉里妥妥的主角挤出了C位不说,就连看清楚 贡嘎 山都得费点眼力才行。
既然上了牛背山,就一定要找到最好角度的 贡嘎 山,所以我决定再换一个观景台,或者是在不同观景台之间的路上。 说实话,在雪后的牛背山顶,随处都是风景,毕竟蓝天、白云、雪山、寒林,都是一流的景观,再加上早晨阳光的滤镜,随便那么一搭,就已经足够动人心魄了。
既然是牛背山,总该有几头牛来做做样子,不管是活的,还是铁的。
山坡上有一个镜框样子的道具,阿姨们特别中意,各出绝招拍了半个小时[笑哭]。我来来回回走了三趟,终于等到了一个无人的机会,其实这个镜框本身没什么特别,但是把 贡嘎 山的主峰框在里面,就显得有点儿意思了[笑]
当走到星空营地前,才算是找到了牛背山上看 贡嘎 山最好的角度。然后便发现这个位置距离游客中心也只有数十米之遥,前日上山的时候恰逢大雾,所以没有第一时间看到 贡嘎 山的尊容。所以,牛背山这个景区很简单,天气好的时候,就是世界级景观大平台,天气不好的时候,就是一个鬼故事。
终于到了要离开牛背山的时候,如果不是后面还有 川西 小环线的计划,我真希望就这么坐在 贡嘎 山面前,跟她对视一整天。 坐车盘山下行的途中,由于视角渐渐下移的缘故, 贡嘎 神山显得更加巍峨,气势更加磅礴,仿佛天上的神明蓄满了威能,默默凝视着渺小的我们。
路过泸定,愿你安好
路过 泸定 的时候,巧遇本地正在举行庙会,行人川流不息,买卖繁荣,擦肩磨踵,热闹非凡。三年疫情过去,老百姓回归正常的生活,我才有可能把上学时候学到的成语,挨个儿用上一遍,我真的会谢。 既然来了,就要凑个热闹,眼瞧着上次过来根本没人排队的 泸定 桥,此时也排出了曲线型的队伍,我默默地站到了最后,接接地气。
路过 泸定 的当天夜里,听新闻说 泸定 发生了5.5级地震,希望那里的人民一切安好,希望那里的风景永远美丽。
终于还是来了一趟墨石公园
在 新都桥 住了一晚,冬天的光影天堂确实也没啥可拍,第二天早早出发,继续行程,途中看见许多七彩云,在老人口中,七彩云往往都与地震紧密关联,再想想今早看到的 泸定 地震的新闻,难免又是一阵揪心。
都说墨石公园是私人开发的景区,也就是在八美镇附近包了一块山头,然后在抖音上找一堆网红炒作出来的。对于这种景区,我原本是没有什么意愿花钱进去参观的,前几次在 川西 溜达,基本都是过门不入。
但是后来看看这天的行程,就是从 新都桥 赶到日隆镇住下,中间也没什么其他想去的地方,最后还是选择了去墨石公园转一圈,就当是给本次 川西 之行凑个时长了。
八美镇这一大片区域的山体都是黑色的岩体,而且风化得十分严重,随便一阵风来,都会扬起大量的黑色粉尘,把那些凹造型的游客迅速吹成难民造型。 网上还有很多人说墨石公园里有一片区域,很像月球表面,直到我走着走着,突然看到山壁上趴着一个宇航员,我瞬间就明白了,网上说的到底是哪一片区域。 国内很多景区里存在大量所谓“火星营地”、“月球表面”,反正大家都没去过火星和月球,像不像全靠想象。
除了游客栈道,这片公园基本处于无保护状态,也就是说,步道以外的区域,只要你够胆又能爬,基本上哪里都去得。 那些抖音主播或小红书博主,基本都会避开人群,找个无人的角落去NG一百遍。其实如今的墨石公园已是游客盈门,早就没有初代网红打卡时的神秘感和新鲜感,流水的网红,流水的打卡地,只要有流量,网红打卡地会不断涌现,后面的韭菜也是一茬又一茬。
对于风景来说,这是一个糟糕的暖冬
我们来看看在同一个位置却不同时间拍摄的两张照片,一张是本篇游记的雅拉雪山,一张是前年10月份的雅拉雪山。 明明应该是比10月份更冷的冬天,雪山上的积雪却更少,而且没有了漫山彩林的衬托,暖冬里的景色比缤纷十月差了不止三个档次。 对于千里迢迢到高原看风景的人来说,这年真是一个糟糕的暖冬。
过了美人谷,饥肠辘辘赶到 丹巴 县城,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过了饭点还愿意接客的饭店。菜式都是正常的川菜口味,不好不坏,充饥而已,倒是这边的王老吉,还配着藏文的商标,有点儿新奇的感觉。
晚上赶到日隆镇,也就是现在常说的四姑娘镇,凡是来四姑娘山旅行的游客,基本都要在镇上投宿。这个镇子位于长坪沟沟口,距离双桥沟也不远,三年疫情冲击过后,这里终于找回了往日的繁荣。 幽深的夜晚,走在幽深的小街,偶尔还会走过一间小小的酒馆,里面还会有一个弹着吉他唱着歌的小伙,轻轻推门进去,今夜的故事刚刚才开始。
再遇四姑娘山,你是哪样的蜀山王后
扳着指头数一数,这次是第三次来到四姑娘山。第一次就是坐电瓶车游双桥沟,纯粹养生型,第二次则是在长坪沟骑马一直走到木骡子,然后在瓢泼大雨中一路走回来,去的时候考验了屁股,回来又折磨了脚板,真正体验了一把“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觉,而第三次恰逢这年的暖冬,其实在进沟前,我对能看见多么美妙的风景,并没有抱着多大的期望,纯粹就是顺路啊。 照例坐车到底,红杉林,围着步道走一个圈,今年的雪是真少啊,海拔这么高的山都是光秃秃地露着大脑门。
从红杉林倒着坐车回来,第二站是布达拉峰,主打的景色是雪山和草甸,只是山上的积雪并不多,草甸也已枯黄。 好在上午的天气不错,阳光普照,碧空如洗,山峰耸立,在草甸上放肆跑两圈,让自己喘得像个十八手的五菱宏光, 川西 高原真是一个让人迷醉到底的地方。
第三站是四姑娜措,嘴里出溜一点儿,就是四姑娘措,一个美丽的高原湖泊,水中还矗立着许多枯死的杉树,当然也有还活着的。即使是暖冬,这里的湖面也是要结冰的,厚厚的冰层之下,湖水还在荡漾,它在等待着冬天过去,冰雪消融的那一天。 阳光照射下,那些仿佛长在冰上的杉树,在冰冻的湖面上,投下倔强的树影,寒冷的冬天里,它们似乎也在冬眠。
来过双桥沟的游客,才会知道,原来在双桥沟里是看不见四姑娘山的,然后大家纷纷吐槽,居然堂堂的四姑娘山国家风景名胜区里,没有四姑娘山,简直岂有此理啊! 这个时候,过来人就会来传经送宝,要看四姑娘山,还得去猫鼻梁服务区,那里才是最好的蜀山王后观景台。 可惜,这次大冬天来看四姑娘山,居然只有幺妹峰上还有点雪,大姐、二姐和三姐就这么素面朝天,真是太不讲究了,蜀王王后的面子呢?
创作不易,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如果觉得我写的还不错请您给我来个大大的点赞吧!感谢[谢谢]
有什么不同看法意见的也欢迎大家留言讨论。